猪场分娩管理:预防产程过长是高产猪管理的关键措施 - 种猪饲养 - 养猪科学网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工授精与育种 > 种猪饲养 > 正文

猪场分娩管理:预防产程过长是高产猪管理的关键措施

来源:猪好多网   
  本文综合阐述高产母猪的分娩管理问题。内容主要包括高产母猪由于高产带来的问题总结,和解决问题的管理实践。
 
  
  01 高产母猪的问题
  
  在过去30年中,大多数欧洲家猪品种的产仔数都翻了一倍,但是产程却增加了4-5倍。分娩时间从12个仔猪需要2小时变成了19个仔猪需要6小时40分钟;如果跟野猪进行对比,那这个差距还更大,野猪分娩5个仔猪用时1小时20分钟。所以如此长的产程对于猪的生理、病理、免疫、行为、福利、抗性以及性能的影响都是值得去探索,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在生产环境下缓解这些问题。
  
  胎儿从产道的排出需要子宫结构在恰当的时机完成收缩。收缩过程有助于将胎儿推出产道,但也同时导致胎盘血管的收缩,最终使脐带破裂,使尚在子宫中的胎儿处于氧化应激状态,时间长了则导致缺氧。如果胎儿在出生时经受缺氧,则仔猪有很大可能会出现低血糖、机警度下降以及有更大的风险被母猪压死。这在超大窝仔数分娩中是个实际存在的问题。
  
  此外,产仔数过多存在使仔猪初生重下降的风险,同时增加了子宫内发育迟缓症(IUGR)的发生。迟缓仔猪不仅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而且活力更差,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第一次吃奶。由于仔猪数量接近或超过有效乳头数量,母猪给所有仔猪提供充足初乳的能力也会因此受限。产程过长也使仔猪接受初乳的时间窗口变窄。所以随着窝产仔数的增多,每头仔猪接受的初乳量下降。根据Quesnel等 2012年的评估,越有35%的母猪不能制造足够的初乳供给全部仔猪。因此大窝仔数中的低初生重仔猪有很大的机会不能获取至少200-250g的初乳,这是仔猪需要获取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和最低生长的保障量。
 
高产母猪
  
  过多产仔数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导致母猪乳腺和子宫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因此导致母猪繁殖性能的下降。
  
  在分娩之前,高产母猪需要根据胚胎数量进行饲喂,因此需要给怀孕母猪提供能多能量和饲料。但是母猪在怀孕期采食大量饲料是已知的导致母猪围产期代谢问题的风险因素,容易导致能量负平衡。能量摄入的增加也是导致便秘和乳腺发育差的风险因素,乳腺发育差导致初乳和普通奶水的产量不足,因此限制仔猪的存活和发育能力。
  
  长产程的分娩对于母猪微生物群的发育有负面作用。这可能是由于产道长时间对外界保持开放。因此高产母猪更易发生子宫问题以及子宫脱垂,包括子宫炎症导致的产后繁殖障碍 (PDS)。根据Kaiser等2018年的报告,产后繁殖障碍母猪的比例随着窝产仔数的增加而增加,在DanBred种猪中可以达到34%。
  
  因此,与高产母猪常伴的产程延长问题的管理值得仔细的考虑。良好的管理被认为是可以减少产程时间并提高仔猪的存活能力的。本文以下文字将主要讨论现有可行的管理实践,包含降低产程、优化初乳产量和仔猪摄入、优化母猪和仔猪微生物群、减少乳腺和子宫疾病的发生如产后不孕。
  
  02 异常分娩的诊断
  
  分娩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行为
  
  第一阶段的分娩与母猪的筑巢行为期重叠,筑巢行为是母猪高度表达的天生行为,通常在胎儿排出开始前24小时开始,在第一个胎儿排出前6-12小时达到顶峰。如果缺少筑巢的空间和材料,母猪会将筑巢需求转化为其他类型活动,使整个分娩期的活动总量增加。据Thodberg等2002年的研究,产栏中如果没有筑巢材料,母猪在胎儿排出(第二阶段)时的筑巢类行动会增加。第二阶段之前空间不足以及缺少筑巢材料会给分娩母猪带来应激反应。这一应激反应会导致母猪在分娩时的活动增加,因此延长产程。
  
  根据Pedersen等2016年的研究,母猪的筑巢行为程度与产仔数正相关。因此对于高产母猪,分娩前提供足够的空间和筑巢材料尤其重要。这样可以支持母猪在第一阶段的筑巢行为,因此降低应激并降低第二阶段的分娩时间。
  
  进入分娩第二阶段后,母猪的姿势改变会减少,躺卧时间会逐渐增加。但如果缺少环境支持并引发应激时,母猪在胎儿排出阶段会频繁更换体位并延长产程。因此,如果发现母猪在分娩第二阶段开始时不停活动则有必要怀疑母猪当前不舒适或者受到了应激。
  
  分娩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延长
  
  仅仅十年之前,超过5小时的产程以及25分钟的分娩间隔被认为是分娩时间过长。而对于现在的高产母猪,这些数字都明显延长了。实际上,根据最近的报告(Hales 2015, Thorsen 2017 )丹系猪的产程平均为7-7.5个小时。
  
  通常建议对母猪的分娩过程进行监督,必要时进行助产。产程延长的征兆包括:行动不安(如前述)和急性阻塞性难产引起的腹部紧张。另一方面,母猪平静但是收缩弱或不收缩则可能是宫缩无力。难产在母猪上发生的概率相比其他动物要低,但是近年来有上升趋势,难产率从0.5%上升到了5%,现代高产母猪品系的难产率可能还更高。
  
  在过去,宫缩无力通常被认为是难产性疲劳导致的继发症状。但是现在大窝仔数导致的子宫过重、过度牵张以及激素紊乱似乎成了宫缩无力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产程过长是高产猪管理的关键措施,下文会有详细论述。
  
  如果预防措施无效,那就需要对猪进行严密监控。比如,过胖的猪,或是在产前7天内有便秘症状的猪。便秘或者在盲肠和直肠存在大量粪便会导致产道的部分闭锁。有研究表明,分娩前5天内发生便秘与出现产程过长相关。
  
  另一个产程延长的标志是在分娩的第二阶段排出胎盘。如果母猪在生出最后一只仔猪之前就把胎盘排出,那很可能说明这个分娩已经进行了超过5个小时。另外,最后一只仔猪分娩后只排出小部分胎盘或者不排出胎盘也是产程过长的标志。
  
  初乳的质量
  
  很多研究报告指出每头仔猪200-250g是诱导产生足够免疫保护的最低需求量。初乳的产生开始于分娩,仅持续16-24小时,到了6小时时初乳中的IgG含量就下降一半。但是对于高产母猪,6小时时还有20%的仔猪在母猪的子宫里。这些仔猪必然错过高质量的初乳。
  
  在管理大窝产数时,测定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是个有用工具。Hasan等(2016年)建议在现场使用白利度折光仪(Brix refractometer)来评估母猪初乳中IgG的含量。IgG在分娩开始后很短时间内就达到峰值,峰值浓度可以达到60-70mg/mL。但是到了初乳制造的末期(分娩开始后的24小时),IgG的浓度只有10mg/mL。使用白利度折光仪对初乳进行测量时,应选择采集分娩开始阶段(0-3小时)时的初乳,此时一方面初乳比较容易采集,另一方面浓度接近峰值。很多研究者认为,50mg/mL的IgG含量是一个安全阈值。白利度值与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对照表如下表所示。
  
 白利度值与IgG含量对照表   
白利度值与IgG含量对照表
  
  白利度值小于20%时,表示IgG的浓度非常低;白利度值大于等于25%表示IgG的浓度充足或非常好。白利度值在20% - 24%时被定义为临界区间,临界区间以内在20%-21%时应该格外关注。如果测到的值在临界区间内,一般建议过1-2小时再测一次,与第一次的值进行对比,来确定IgG的值属于稳定、下降还是增加。在猪场使用白利度折光仪测量初乳可以帮助确定母猪初乳IgG是否存在问题。
  
  超声及其他生物标记
  
  产程过长容易增加子宫病变风险。超声图像诊断可以用来在围产期辨别难产原因,也可以用于产后发现生殖道病变。当母猪表现难产症状时,在进行干预之前需要先进行产科检查。超声检查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因为可以通过超声看到仔猪的实时图像。如果仔猪在产道中,是堵塞性难产,如果胎儿都在子宫深部,那很可能是母猪排出力量不足。超声还可以用来观察胎儿是不是已经全部生出,或第二阶段是否全部结束。
  
  在分娩完成之后,超声可以用来识别子宫的健康情况。及早发现产后子宫病变可以有助于辨别产后繁殖障碍的母猪,减少后续胎次受胎率低和产仔数少的问题。超声影像被认为是检查子宫内膜炎和胎盘滞留的最适合工具。
  
  除了超声以外,其他一些生物标记也被用来评估子宫健康状态,比如阴道排出物的总量、颜色、细胞数、细胞特性等。
  
  03 产程超长的处理
  
  分娩干预
  
  生物安全与产科技术的专业水平是分娩干预的两个最重要品质保证。对产程超长的母猪,及时、适当的干预可以避免因此给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存活带来的负面效应。因此需要对分娩母猪进行持续的监控。通常来说,一个仔猪产出之后45分钟之后下一个仔猪还没有出来就需要进行干预。特别是母猪比较躁动或者有强烈的腹部异常收缩,或者是分娩时间持续超过300分钟的情况。
  
  如果是处于分娩起始阶段,并且母猪不表现不舒服或强烈的腹部异常收缩,即使前一个仔猪已经出来1小时,也通常不需要进行干预。通常情况下的难产是母体原因造成,如继发性的宫缩无力。尽管如此,如果出现难产还是需要进行产科检查如触诊、超声检查来判定具体的难产原因,检查是不是存在产道堵塞、子宫角腹偏、胎儿位置异常等。
  
  催产素可以刺激子宫收缩,因此通常用于难产处理。但是催产素的使用只能是在没有产道阻塞、仔猪胎位正确且子宫收缩力差的情况下进行。在使用外源催产素之前,应当先尝试刺激内源催产素的产生,比如通过刺激子宫颈或鼓励母猪活动来人工诱导弗格森反射,特别是当母猪还在分娩初期或是分娩第二阶段时。
  
  如果在分娩第二阶段的后期诊断为继发性子宫无力,则应立即注射催产素。针对催产素对分娩过程、胎儿存活、以及使用剂量有过大量的科学研究。肌注10IU的催产素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但是如果计量过高(20-50IU)会导致死胎增加、脐带变化、胎粪吸入增加等。此外催产素的不恰当使用可以导致子宫无力。因此催产素要进行严格规范使用,最多10IU,一次或两次。
  
  最近有针对卡贝缩宫素(carbetocin)助产效果的研究,这是一种长效催产素类似物,在第一个仔猪排出后进行常规使用。研究表明,卡贝素虽然可以缩短产程,但是会导致初乳产生时间缩短和死胎率增加。还有研究证明这种物质可能产生更严重损害。因此现阶段不建议使用卡贝素作进行催产。
  
  提高初乳摄入
  
  仔猪出生之后,需要尽快执行减少仔猪死亡的措施。这对于高窝产数仔猪尤其重要,高窝产数通常低活力仔猪发生率更高并且奶水争夺更激烈。为了使全部仔猪在出生后的12-16小时之内获得足够(200-250g)的初乳,有多种不同策略可用。
  
  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协助小仔猪和低活力仔猪接触母猪乳头,并保证它们可以确实喝到初乳。Baxter等人曾总结了一些行为和生理指标,用来判断仔猪是否需要协助哺乳(下表)。
  
与存活率相关的仔猪产后相关性状
与存活率相关的仔猪产后相关性状
  
  除了初生重和冠臀长,仔猪的存活率与初生到产后24小时的直肠温度、活力评分、站立反应、吮吸乳头延迟等有正相关关系。这些参数彼此之间也相关关系,因此这些参数对于预防低温-饥饿-挤压复合事件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以下条件达到,则需要对仔猪进行辅助哺乳:活力评分低于2,即出生后15秒钟之内没有活动;出生后到找到奶头的时间延迟大于30分钟;初生后的第一个小时直肠温度低于37℃。
  
  但是这些指标有时候比较难以在现场执行,因此可以借助热成像仪来实现类似目的。比如针对体温,仔猪的皮肤温度与初生重、活力、以及是否在30分钟之内吸食过初乳是相关联的,因此可以用热成像图像来进行判断。如果一个仔猪吸食过初乳,初乳会给仔猪提供温度和能量,仔猪的直肠温度和皮肤温度就会上升。如果仔猪皮肤温度在30℃以下,那么仔猪就很可能没有吸食过初乳,需要对这头仔猪进行协助哺乳。这种用于测量皮温的热成像技术可以做成自动监控系统,似乎在未来的母猪管理上有较大应用前景。
  

未吃到初乳的仔猪(左,22℃)和吃到初乳的仔猪(右,36.2℃)的热成像图像对比
  
  重要的一点是,小的仔猪在吮吸大乳头时会有困难,因此在协助哺乳时,小仔猪应该给予最小的有效乳头。如果被协助仔猪在最初的几小时之内都不能主动去找到乳头,那么应该重复3-4次的辅助。
  
  此外,对于一些低活力仔猪,可以采集母猪分娩开始后5-12小时之内的初乳,进行手工饲喂。辅助哺乳和手工饲喂对于相对较小或者正常窝仔数情况下有1-2头小仔猪的情况会比较适用。对于大窝仔数,分批哺乳的策略会更有效。为了减少吃奶竞争,可以将仔猪分成两组,一组吃饱之后放到保温箱间隔中,让另一批吃60-90分钟,然后轮换。这个程序重复的次数越多越好。分批哺乳时,两组都应该能够自由进入温暖的保温箱中。如果一些小仔猪仍然不能自己吃奶,那么需要配合人工辅助。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提高母猪受胎率,你还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下一篇:超全!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表现、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